吏部
關燈
小
中
大
吏部
商人們顯然比官府更擅長生意。
這期間其實也就不過短短時間,松州就開始有不少的布商或糧商,在這裏設店收布。
松州善織造的農戶們,在這些店鋪裏先領取棉花或棉線,回家織造成布匹後,再拿過來換取銀錢,或直接兌換糧食。
這裏本就是江南區域人口最稠密的地區,賦稅最重,田畝卻有限,農戶才不得不形成紡織為主業。而韓徹這種社會分工的辦法,就是考慮到了各地生產力的不同發展,能更好的適應,以及滿足眼下的大環境需求。
於是當韓徹他們乘坐船只離去這日,不僅見到碼頭處有小舟捆綁著大量的棉花或是麻袋裝的糧食而來,也見著小舟運輸著一船一船的棉布離去。
松州港口碼頭本就船只擁堵,在這種情況下,一直到韓徹他們乘坐的船只都駛離港口二三裏地外,都還能瞧見。(1)
“嘖,這生意也太好了吧!”韓老三瞧得直咋舌。
“似這一晨,或得數千匹布去!”隨行工作組的官吏們也難掩驚訝道。
這種超強的效率,縱使官府之前也不可得。這也就是韓徹之前寧願放棄掉一部分的利益,執意要在松州碼頭拋售棉布的目的。
官府辦事,通常都需得一層一層往下發政令,在這些時間上的耗費,商戶這裏卻是不需要的。甚至他們還要為了能搶占市場,賺取更多的利潤,會盡可能的去減少時間上的耗費。
在交易上,商戶和百姓之間也會更自由。
而對朝廷來說,短時間內,這麽操作瞧著是沒問題的。但若是想長久,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。
首先,朝廷就需要成立專門的官僚機構去負責。
官僚機構裏的官吏俸祿,還有各項開支,在財政上就是一筆不小的耗費。
其次,官僚機構的辦事效率。
凡牽扯到政府辦事,效率低下就是無可避免的。
最要緊的是在這種官辦強勢的壟斷交易下,很可能把一個好的交易市場,最終卻變成一些地方官員強制盤剝百姓的斂財手段。
韓徹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,就是跟朝廷就此次兩地賑災一事做述職。
物資和糧食藥材等快捷又及時的調配到位,將百姓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減少到過往同情況最低。所以單從這些方面來看,韓徹這次救災都完成的很不錯。
皇帝在見著韓徹後,就對著他就做了好一番誇讚,慰勞的話也說了許多。自任命使職官後,韓徹每一項政務都完成得這般出色,解決了朝廷不少的難題。那麽對於這麽能幹又得力的臣子,皇帝自然不可能吝嗇好話。
韓徹也回以皇帝感動神情,在趁著氣氛到位後,緊接著他就對皇帝針對這次賑災,提議完善地方官員的考課制度。
“臣以為因受災而損免之州縣,不應再將賦稅必集計入官吏當年考課。”韓徹言道。
皇帝一聽,頓時就不說話了。賦稅一事事關重大,朝廷財政過去又全賴賦稅征繳,這並非是能輕易就做決定的事。
韓徹也不急,只繼續跟皇帝分析其中的利弊。
如今朝廷所制定的損免制度,是跟地方官吏政績考核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。這就使得不少地方官吏在發現災情時,不願意去替百姓如實上報朝廷。
過去朝廷為了避免這事,就制定一經發現官員所奏不實,將會對此做出嚴厲懲戒,然而這效果顯然並不好。
這事情韓徹更是親身經歷過。
就是當初他剛穿越過來,在安南任職時,收編的那群從渠縣逃荒過來的流民。他們就是因為渠縣當時所任職的縣令害怕擔責,未作如實上報朝廷做損免,才使得當地不少百姓因為繳納不出賦稅,被迫扔下田地家園,逃荒到安南來的。
這期間,還有不少因未能得以救援或逃荒路上而死去的百姓。
最終算下來,朝廷折損的實際更多,也招百姓深怨。
“賦役減免,只少一年。政在養民,地方官員之職也需首在字人。”韓徹就說道。
要知道賦稅是從百姓身上征繳來的,就需得地方官員先撫治好百姓,朝廷征繳到的稅收才能更多。
“故臣認為,受災地區刺史縣令當年的政績,應該從戶口有無逃散,田畝守常額等方面來做考課。對及時治災的官吏,還應給予嘉賞和職位升遷的獎勵制度……”
如此一來,地方官吏不用再擔憂如實上報災情而影響政績考核。更甚至因為救災方面的政績顯著,還能得到職位升遷的機會,自然就會認真負責。
地方百姓能得以及時救災,也就能順利渡過兇年。
不過這樣一來,難免又會出現地方官員為了政績,向朝廷虛報災患。因此韓徹這時就又說道:“臣還認為,可在各道設置專職官吏,謹查各州縣災害……”
像這一次,韓徹之所以能比朝廷提前一周就得到兩地州郡的災害呈報,正是因為他有吩咐快騎,對各地方的物價和民生情況做考察。
也因為做到了這份及時,兩地這次災患的損失,比起過去同樣規模的臺風暴雨災害下,要來得減輕許多。
“及期及時蠲除振救,民未及困,而奏報已行,不使百姓流離死亡,得以安居樂業。”(2)
災害雖然是天災,人力是沒辦法做到避免的,但卻能做到及時的發現災害,在它剛冒頭時就實施應對舉措,從而大幅度減少損失。
同時,這些專職官吏不僅能在地方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,在消息傳達給朝廷時,也有利於朝廷更為及時的調節各地物價。
就歉收受困地方所需,及時從盈餘之地低價買入,快速運輸。這麽一來,兩地的物價都能得到調節控制,朝廷還能從中獲利。
這時,韓徹還給出了一系列的數據。
在這次的救災中,韓徹讓裕州百姓做工制鹽,解決當地今年的賦稅。他再把鹽運輸到松州,雖是低價出售,但也因為朝廷對鹽嚴格的專/制/管控政策,這部分賺取到的銀錢,對朝廷來說,除了運輸耗費外,幾乎全是利潤。
接著,韓徹再從別處運輸了棉花過來,放棉給松州受災區域百姓紡織,同樣在解決完當地今年的賦稅問題後,哪怕韓徹是在松州碼頭直接拋售的棉布,同樣也使得朝廷在中間賺取了一筆。
最後在韓徹這麽一番商業操作下,使得在兩地賺取到的銀錢,再扣除早前賑災的糧食和物資藥材等耗費外,朝廷還出現了些許剩餘!
“善!此事就按你所說的去辦。”皇帝在看過韓徹交過來的詳細賬冊後,立刻便沒有了種種顧慮,高興的當下就同意了。
實在是朝廷過去財政匱乏嚴重,黨派之爭剛結束那會,又經歷了一場京城和北直隸等區域嚴重缺糧,縱使是皇帝,也難免有些怕窮。
“聖上聖明!臣定盡心竭力,不負聖上厚望。”韓徹高興的忙作揖行禮。
最難的事情通過了,韓徹這時就又順勢提起了另一建議。
那就是增多常平倉的種類。
常平倉最初設置,主要還是針對於糧食。因此過往一來,常平倉裏面囤積的基本都是米面大豆這一類物資。
然而每個州郡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,那麽在當地設置的常平倉,就應該按照實際情況去發揮作用。
“可。”對比之前的事,這個提議在皇帝看來就真不算什麽了。
而且還是對朝廷和百姓都有利的,皇帝自然也就沒道理不答應。
接著,幾日後的朝堂上,皇帝就將韓徹從戶部侍郎,升任為吏部尚書。之前的使職除了禦史中丞被卸下,其他的使職仍在。並且,皇帝還任命韓徹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
這旨令一出,在朝臣之間引起的轟動自然不小。
“他這官職未免升任的也太快了!”
有感嘆韓徹的才幹能力和被皇帝重視程度的,自然也有人私下對此心懷不甘或些許異議。
這吏部尚書可是掌管著人事詮選,全國文官吏,以及對官吏進行考課和獎懲的吏部最高官職。
權力不可謂不大,最要緊的是韓徹身上的使職還仍在。
這也就意味著,韓徹雖然是沒了戶部那邊的官職階品,但是這全國的稅收還有漕運等事務,仍舊還是歸他全權管轄。
奈何這麽多年來,韓徹不管是在做官還是辦理政事上,都是要手腕有手腕,還深谙官場的處事。只除了跟陳家的那點事,其他方面還真找不出他得罪過別人的地方。
於是這些人至少目前也不過是私下嘀咕幾句,面上對著韓徹,又是要多恭敬熱情,就有多恭敬熱情的。
對韓徹而言,這份官職的升任,是絕對有利於他接下來想要辦的事。
但凡事都有利有弊。
就好比此刻,一個過去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京城權貴,攜帶著厚禮來了韓家。
這位也不是最近來韓家拜訪的第一人,在他之前,韓家已經迎來了好幾波這一類的人。
這些人還都是一些要爵位有爵位,要權力有權力,容不得韓徹躲起來不見面的。
他們的意思也都差不多,就是知曉韓徹之前跟皇帝的提議通過,將要在各道設置知院官,會有一批官員被任命。
這些有權勢的人也想著讓自己的子嗣能搭著韓徹的這艘順風船,好建功立業一番,這才來韓家求要一個官職。
他們除了厚禮,在其他方面也委婉的做出了承諾。簡而言之,就是韓徹只要答應下來,就將是一場互惠互利的交易。
註1乾隆《無錫縣志》卷十一:“市店多花莊、米鋪。絡緯求市者十數人為群,雖二三裏外,小舟捆載而來易木棉、秈米去,一晨或得布萬匹去”
註2:《資治通鑒》卷226建中元年條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商人們顯然比官府更擅長生意。
這期間其實也就不過短短時間,松州就開始有不少的布商或糧商,在這裏設店收布。
松州善織造的農戶們,在這些店鋪裏先領取棉花或棉線,回家織造成布匹後,再拿過來換取銀錢,或直接兌換糧食。
這裏本就是江南區域人口最稠密的地區,賦稅最重,田畝卻有限,農戶才不得不形成紡織為主業。而韓徹這種社會分工的辦法,就是考慮到了各地生產力的不同發展,能更好的適應,以及滿足眼下的大環境需求。
於是當韓徹他們乘坐船只離去這日,不僅見到碼頭處有小舟捆綁著大量的棉花或是麻袋裝的糧食而來,也見著小舟運輸著一船一船的棉布離去。
松州港口碼頭本就船只擁堵,在這種情況下,一直到韓徹他們乘坐的船只都駛離港口二三裏地外,都還能瞧見。(1)
“嘖,這生意也太好了吧!”韓老三瞧得直咋舌。
“似這一晨,或得數千匹布去!”隨行工作組的官吏們也難掩驚訝道。
這種超強的效率,縱使官府之前也不可得。這也就是韓徹之前寧願放棄掉一部分的利益,執意要在松州碼頭拋售棉布的目的。
官府辦事,通常都需得一層一層往下發政令,在這些時間上的耗費,商戶這裏卻是不需要的。甚至他們還要為了能搶占市場,賺取更多的利潤,會盡可能的去減少時間上的耗費。
在交易上,商戶和百姓之間也會更自由。
而對朝廷來說,短時間內,這麽操作瞧著是沒問題的。但若是想長久,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。
首先,朝廷就需要成立專門的官僚機構去負責。
官僚機構裏的官吏俸祿,還有各項開支,在財政上就是一筆不小的耗費。
其次,官僚機構的辦事效率。
凡牽扯到政府辦事,效率低下就是無可避免的。
最要緊的是在這種官辦強勢的壟斷交易下,很可能把一個好的交易市場,最終卻變成一些地方官員強制盤剝百姓的斂財手段。
韓徹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,就是跟朝廷就此次兩地賑災一事做述職。
物資和糧食藥材等快捷又及時的調配到位,將百姓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減少到過往同情況最低。所以單從這些方面來看,韓徹這次救災都完成的很不錯。
皇帝在見著韓徹後,就對著他就做了好一番誇讚,慰勞的話也說了許多。自任命使職官後,韓徹每一項政務都完成得這般出色,解決了朝廷不少的難題。那麽對於這麽能幹又得力的臣子,皇帝自然不可能吝嗇好話。
韓徹也回以皇帝感動神情,在趁著氣氛到位後,緊接著他就對皇帝針對這次賑災,提議完善地方官員的考課制度。
“臣以為因受災而損免之州縣,不應再將賦稅必集計入官吏當年考課。”韓徹言道。
皇帝一聽,頓時就不說話了。賦稅一事事關重大,朝廷財政過去又全賴賦稅征繳,這並非是能輕易就做決定的事。
韓徹也不急,只繼續跟皇帝分析其中的利弊。
如今朝廷所制定的損免制度,是跟地方官吏政績考核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。這就使得不少地方官吏在發現災情時,不願意去替百姓如實上報朝廷。
過去朝廷為了避免這事,就制定一經發現官員所奏不實,將會對此做出嚴厲懲戒,然而這效果顯然並不好。
這事情韓徹更是親身經歷過。
就是當初他剛穿越過來,在安南任職時,收編的那群從渠縣逃荒過來的流民。他們就是因為渠縣當時所任職的縣令害怕擔責,未作如實上報朝廷做損免,才使得當地不少百姓因為繳納不出賦稅,被迫扔下田地家園,逃荒到安南來的。
這期間,還有不少因未能得以救援或逃荒路上而死去的百姓。
最終算下來,朝廷折損的實際更多,也招百姓深怨。
“賦役減免,只少一年。政在養民,地方官員之職也需首在字人。”韓徹就說道。
要知道賦稅是從百姓身上征繳來的,就需得地方官員先撫治好百姓,朝廷征繳到的稅收才能更多。
“故臣認為,受災地區刺史縣令當年的政績,應該從戶口有無逃散,田畝守常額等方面來做考課。對及時治災的官吏,還應給予嘉賞和職位升遷的獎勵制度……”
如此一來,地方官吏不用再擔憂如實上報災情而影響政績考核。更甚至因為救災方面的政績顯著,還能得到職位升遷的機會,自然就會認真負責。
地方百姓能得以及時救災,也就能順利渡過兇年。
不過這樣一來,難免又會出現地方官員為了政績,向朝廷虛報災患。因此韓徹這時就又說道:“臣還認為,可在各道設置專職官吏,謹查各州縣災害……”
像這一次,韓徹之所以能比朝廷提前一周就得到兩地州郡的災害呈報,正是因為他有吩咐快騎,對各地方的物價和民生情況做考察。
也因為做到了這份及時,兩地這次災患的損失,比起過去同樣規模的臺風暴雨災害下,要來得減輕許多。
“及期及時蠲除振救,民未及困,而奏報已行,不使百姓流離死亡,得以安居樂業。”(2)
災害雖然是天災,人力是沒辦法做到避免的,但卻能做到及時的發現災害,在它剛冒頭時就實施應對舉措,從而大幅度減少損失。
同時,這些專職官吏不僅能在地方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,在消息傳達給朝廷時,也有利於朝廷更為及時的調節各地物價。
就歉收受困地方所需,及時從盈餘之地低價買入,快速運輸。這麽一來,兩地的物價都能得到調節控制,朝廷還能從中獲利。
這時,韓徹還給出了一系列的數據。
在這次的救災中,韓徹讓裕州百姓做工制鹽,解決當地今年的賦稅。他再把鹽運輸到松州,雖是低價出售,但也因為朝廷對鹽嚴格的專/制/管控政策,這部分賺取到的銀錢,對朝廷來說,除了運輸耗費外,幾乎全是利潤。
接著,韓徹再從別處運輸了棉花過來,放棉給松州受災區域百姓紡織,同樣在解決完當地今年的賦稅問題後,哪怕韓徹是在松州碼頭直接拋售的棉布,同樣也使得朝廷在中間賺取了一筆。
最後在韓徹這麽一番商業操作下,使得在兩地賺取到的銀錢,再扣除早前賑災的糧食和物資藥材等耗費外,朝廷還出現了些許剩餘!
“善!此事就按你所說的去辦。”皇帝在看過韓徹交過來的詳細賬冊後,立刻便沒有了種種顧慮,高興的當下就同意了。
實在是朝廷過去財政匱乏嚴重,黨派之爭剛結束那會,又經歷了一場京城和北直隸等區域嚴重缺糧,縱使是皇帝,也難免有些怕窮。
“聖上聖明!臣定盡心竭力,不負聖上厚望。”韓徹高興的忙作揖行禮。
最難的事情通過了,韓徹這時就又順勢提起了另一建議。
那就是增多常平倉的種類。
常平倉最初設置,主要還是針對於糧食。因此過往一來,常平倉裏面囤積的基本都是米面大豆這一類物資。
然而每個州郡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,那麽在當地設置的常平倉,就應該按照實際情況去發揮作用。
“可。”對比之前的事,這個提議在皇帝看來就真不算什麽了。
而且還是對朝廷和百姓都有利的,皇帝自然也就沒道理不答應。
接著,幾日後的朝堂上,皇帝就將韓徹從戶部侍郎,升任為吏部尚書。之前的使職除了禦史中丞被卸下,其他的使職仍在。並且,皇帝還任命韓徹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
這旨令一出,在朝臣之間引起的轟動自然不小。
“他這官職未免升任的也太快了!”
有感嘆韓徹的才幹能力和被皇帝重視程度的,自然也有人私下對此心懷不甘或些許異議。
這吏部尚書可是掌管著人事詮選,全國文官吏,以及對官吏進行考課和獎懲的吏部最高官職。
權力不可謂不大,最要緊的是韓徹身上的使職還仍在。
這也就意味著,韓徹雖然是沒了戶部那邊的官職階品,但是這全國的稅收還有漕運等事務,仍舊還是歸他全權管轄。
奈何這麽多年來,韓徹不管是在做官還是辦理政事上,都是要手腕有手腕,還深谙官場的處事。只除了跟陳家的那點事,其他方面還真找不出他得罪過別人的地方。
於是這些人至少目前也不過是私下嘀咕幾句,面上對著韓徹,又是要多恭敬熱情,就有多恭敬熱情的。
對韓徹而言,這份官職的升任,是絕對有利於他接下來想要辦的事。
但凡事都有利有弊。
就好比此刻,一個過去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京城權貴,攜帶著厚禮來了韓家。
這位也不是最近來韓家拜訪的第一人,在他之前,韓家已經迎來了好幾波這一類的人。
這些人還都是一些要爵位有爵位,要權力有權力,容不得韓徹躲起來不見面的。
他們的意思也都差不多,就是知曉韓徹之前跟皇帝的提議通過,將要在各道設置知院官,會有一批官員被任命。
這些有權勢的人也想著讓自己的子嗣能搭著韓徹的這艘順風船,好建功立業一番,這才來韓家求要一個官職。
他們除了厚禮,在其他方面也委婉的做出了承諾。簡而言之,就是韓徹只要答應下來,就將是一場互惠互利的交易。
註1乾隆《無錫縣志》卷十一:“市店多花莊、米鋪。絡緯求市者十數人為群,雖二三裏外,小舟捆載而來易木棉、秈米去,一晨或得布萬匹去”
註2:《資治通鑒》卷226建中元年條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